發佈日期 2024-04-24
【#商辦小知識】為什麼要投資商辦而不是住家
商辦相較住家是較為獨特的產品,
新手投資人可能只想到買住家收租,
但你知道其實投資商辦可能比投資住家更具收益嗎 ?
以下從政策、裝修及持有成本、收租、增值的可能等四個方面,
與您一同探討。
一、政策方面
近年政府為抑制投資性炒房,展開一系列打房政策。
尤其《平均地權條例》對法人購買住家採許可制,
法人投資住家變得較為不便。
但商辦大樓並未設限,亦不受囤房稅2.0的影響。
「打住不打商」的政策變革之下,
投資商辦大樓變得比投資住家更為有利。
二、裝修及持有成本
租客辦公室空間使需求不同,皆由承租方自行規劃。
房東簽約點交後,便能免去後續室內裝修問題,
水電費、管理費、車位清潔費、空調主機定期保養等費用也轉由租方負責,
長期下來不需花太多心思管理產資,可輕鬆收租。
三、收租方面
商辦租賃對象為一般企業主,
每次換辦公室除了營業登記遷址麻煩之外,
室內重新佈設電源線路,以及隔間規劃裝潢都是不小的花費,
由於搬遷成本相當高,租約期滿普遍會進行續約,
因此商辦承租期間相對較住家時間長,
甚至不少企業一租就是十年以上。
對屋主來說可降低租約空窗期的機率,長期穩定收租。
另外在全球性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影響下,
商用不動產可透過調整租金來抵禦通貨膨脹的實質租金減損,
業界普遍是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租金。
由於承租方為企業主,租金可列為企業支出費用,
因此對於以「消費者物價指數」這種官方指數為參考的合理調價大多能接受。
這部份是其他資產難以複製的優勢。
四、獲利增長的可能
台商回流、跨國企業來台投資,
更有本土企業的擴編,以及現有辦公室汰舊換新等因素,
近年無論新商辦或中古商辦,剛性需求皆大為增長。
建商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前景,紛紛布局商辦市場。
加上台灣少子化,人口持續減少,
住家需求成長有限。
以及第一項所提,「打住不打商」的政策走向,
資金流向商辦成為新趨勢,
商辦市場越來越熱,行情價格也就持續上升。
入手商辦先行收租,等待行情增長轉售獲利。
近年商辦成為不少置產族的新投資標的。
投資就是為了獲利,
以上四個不同方面的考量供您參考,
無論是穩定收租或是等待行情增長轉售,
目前的世代,
投資商辦比住家更有優勢。
--- --- ---
更多商用不動產相關知識影片:如春帶你看商辦 - YT頻道